close

  新華網日本長崎6月5日電 中日友好21世紀委員會中方首席委員唐家璇5日在第五屆中日友好21世紀委員會中日關係研討會上發表題為《正本清源 標本兼治 推動中日關係改善發展》的主旨發言。全文如下:
  正本清源 標本兼治 推動中日關係改善發展
  ——唐家璇在中日友好21世紀委員會
  中日關係研討會上的主旨發言
  (2014年6月5日,長崎)
  今天,第五屆中日友好21世紀委員會中日雙方委員相聚在長崎,就中日關係進行交流研討。首先我代表中方委員會,向以西室泰三首席委員為首的日方委員會以及長崎縣有關方面為本次會議所做周到準備和安排表示衷心感謝。
  中日友好21世紀委員會作為中日兩國政府的咨詢機構,成立30年來為兩國關係改善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本屆委員會成立四年多來,經歷了國際地區形勢風雲變幻和中日關係跌宕起伏,雙方委員會迎難而上,開展了形式多樣的交流活動,為兩國關係改善發展提出了很多有價值的建議。雙方委員也積極發揮各自所長,認真履行職責,在不同領域身體力行促進中日友好。我要藉此機會,對雙方委員的工作表示由衷的感謝和敬意。
  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當前中日關係面臨嚴重困難,其負面影響波及兩國政治、經濟、人文等各個領域。兩國各界有識之士對此都深感憂慮。越是在困難之時,越需要發揮中日友好21世紀委員會的作用,這是雙方委員會的共同心聲。這次我同中方委員們一道,懷著促進中日友好的堅定信念,抱著推動兩國關係改善的熱情而來,由衷地希望能同日方委員坦誠對話溝通,為推動兩國關係早日重返正常發展軌道積極建言獻策。
  同事們,朋友們:
  作為見證了中日關係半個世紀發展歷程的過來人,我對當前兩國關係局面深感痛惜的同時,也一直在思考破局解困之道。藉此機會,我想談談自己的一些思考,算是拋磚引玉,歡迎各位委員批評指正。
  中日是近鄰,兩國有著兩千多年友好交往歷史,近代以來也有過一段侵略與反侵略的慘痛經歷。當前中日關係既有歷史感情糾葛,也有現實利害衝突,高度敏感複雜。近年來兩國關係起伏不斷,各種矛盾問題多發,陷入邦交正常化以來最為嚴峻的局面,原因是多方面的。要從根本上理順中日關係是一項十分艱巨複雜的系統工程,需要雙方從思想認識到實際行動上都作出堅持不懈的努力。我想這項工作可以用8個漢字來概括,就是:“正本清源,標本兼治”。
  所謂“正本清源”,意思就是要恢復事物的本來面目,回歸問題的本質。處理中日兩國這種極其複雜的關係必須有一些雙方都認真遵循的基本準則,這就是兩國關係的“源頭”。邦交正常化近42年來,中日關係取得巨大發展,其重要基礎就是1972年兩國恢復邦交時兩國政府和領導人達成的一系列重要諒解和共識,以及《中日聯合聲明》等四個政治文件中規定的各項原則精神。無論是前年的所謂“購島”事件,還是去年底日本領導人參拜靖國神社,要害都在於對上述原則和精神的嚴重背棄。
  日方有些人常說要回到戰略互惠關係的“原點”,這固然不錯,但戰略互惠關係是對邦交正常化精神的發展和延伸,離開邦交正常化的原則和精神,戰略互惠關係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處理中日關係,需要我們嚴格遵循中日間四個政治文件的原則精神,重新確認邦交正常化的“原點”。什麼是中日關係的“原點”,我的理解是三個關鍵詞:
  一是“以史為鑒”。近代以來日本軍國主義發動侵華戰爭,給中國人民帶來空前深重的災難,也使日本人民付出了很大代價。戰後中日關係的重建首先是建立在日本深刻反省那段歷史的基礎之上的。中國人民決不允許任何人開歷史倒車,走回頭路。
  二是“求同存異”。要是沒有兩國老一輩領導人著眼大局和長遠,以高度的戰略眼光和政治智慧剋服兩國在意識形態上的差異,妥善處理了歷史、臺灣、領土爭議等諸多矛盾分歧,中日邦交正常化就無從談起,中日關係也不可能有今天這樣的巨大發展。
  三是“世代友好”。現在有些人說“中日友好”過時了,也有人說中日邦交正常化時達成的東西行不通了,我對此不能認同。友好是中日關係兩千年不變的主題,是最符合兩國人民根本利益的不二選擇,是兩國交往史正反兩方面經驗教訓留給我們的最大啟迪和寶貴財富。中日世代友好的大旗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倒。
  邦交正常化40多年來兩國關係的發展歷程表明,只要嚴格遵循中日四個政治文件的原則精神行事,中日關係就能順利發展;相反如果違背上述精神行事,兩國關係就會出現波折。當前尤其需要兩國政府、領導人、政治家和各界有識之士認真重溫中日四個政治文件的各項規定,切實回到邦交正常化奠定的原則和精神上來。
  同事們,朋友們:
  當前中日關係既面臨緊迫的現實問題,也受到一些深層次矛盾的困擾,推動兩國關係實現改善發展任重道遠,需要“標本兼治”。這個四字成語本是中醫學術用語,說的是治療疾病既要看錶面的病癥,又要找準病癥的根源,只有在此基礎上綜合用藥才能徹底治愈。
  所謂“治標”,就是不能迴避影響兩國關係的突出問題,當務之急是要妥善處理歷史和釣魚島問題,把中日關係儘快穩下來。
  ——歷史問題事關13億中國人民的感情。我們反對日本領導人參拜靖國神社,一是因為其中供奉著直接策劃和指揮侵略戰爭的甲級戰犯;二是因為靖國神社至今仍然堅持並公然宣揚“侵略無罪、戰爭有理”的錯誤史觀。對深受日本軍國主義之害的亞洲鄰國而言,這個問題絕非日本國內問題,也不是所謂涉及宗教信仰的“心靈問題”,而是事關亞洲受害國的民族尊嚴,關係到歷史正義和人類良知的重大原則問題。
  日本軍國主義者發動的那場戰爭不僅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也使包括長崎市民在內的日本人民深受其害。中國曆代領導人都主張要將對侵略戰爭負責的戰爭領導人同廣大日本人民區別開來,反覆強調牢記歷史的目的不是延續仇恨,而是要銘記戰爭教訓,防止悲劇重演,更好地開創未來。現在的問題不是中韓等亞洲鄰國揪住歷史問題不放,而是日本自己不願正視過去,卸下歷史包袱。我們希望日本政府和領導人能從與亞洲鄰國關係大局和日本自身長遠利益出發,真正按照中日聯合聲明的精神同軍國主義劃清界限,以誠實的態度履行歷屆政府反省侵略歷史的表態和承諾,以實際行動妥善處理有關問題,取信於亞洲鄰國。
  ——釣魚島問題由來已久,中方的立場有充分的歷史和法理依據,我無須在此重覆。過去幾十年來,雙方基於兩國領導人在邦交正常化談判和締結和平友好條約時達成的諒解共識,妥善處理這一問題,使這個問題沒有成為兩國關係重建和發展的障礙。2012年日本政府不顧中方堅決反對,執意“購島”實施“國有化”,打破了上述現狀,迫使中方不得不採取必要措施,維護自己的立場。
  領土問題在任何國家都高度敏感,非常容易牽動民族情緒,不應輕易觸碰。如藉此渲染外部威脅、甚至說中國“以實力改變現狀”、人為製造緊張對立更是不負責任的“玩火”行為。中方在領土主權問題上沒有退讓的餘地,同時我們始終主張並積極致力於通過對話磋商和平解決問題。我認為兩國老一輩領導人40多年前達成的重要諒解共識對雙方今天處理釣魚島問題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只有正視現實,直面問題,相向而行,拿出超越立場分歧的智慧,才能找到重新管控爭議和解決問題的辦法,避免這一問題對兩國關係形成長期干擾。
  同事們,朋友們:
  記得在委員會上次全體會議上,我曾提出中日關係要實現長期、健康、穩定發展,需要雙方下大力氣推進政治互信和國民感情兩大系統工程,實際上這就是如何“治本”的問題。要從根本上扭轉兩國關係當前局面,需要雙方認真思考和解決好認識上的問題,並採取持之以恆的行動。
  第一,雙方要重新確立相互認知和定位,從根本上解決彼此是伙伴還是威脅,是機遇還是挑戰的問題。
  日本戰後走上和平發展道路,對中國的改革開放事業提供積極支持,為地區的發展繁榮作出了重要貢獻,中方對此一貫予以積極評價。當前我們對日本政治右傾化和軍事安全政策走向表達關切,是關註日方是要繼續沿著戰後確立的和平發展道路走下去,還是要改弦易轍擺脫戰後體制。我們始終視日本為重要合作伙伴,希望同日本共走和平發展道路,共謀亞洲振興繁榮,在合作中實現互利共贏。這正是中日戰略互惠關係的精髓。
  如何同一個快速發展的中國打交道,是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在認真思考的問題。越來越多的國家視中國的發展為機遇,越來越重視加強同中國的合作。中美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兩國政治制度、發展水平、歷史文化傳統截然不同,有人說守成大國和新興大國必然要走向對抗。而現實情況是儘管兩國還存在不少分歧、問題,但中美領導人決心打破這種“歷史宿命論”,正在致力於構建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新型大國關係。美國領導人多次表示,美國歡迎一個成功、強大、穩定、繁榮的中國。遺憾的是,我感覺現在日本國內談論中國“機遇”的人少了,渲染“中國威脅”的雜音和妖魔化中國的動向多了。這是否符合客觀實際,是否符合日本自身的利益,值得日本各界有識之士深思。
  2008年胡錦濤主席訪日期間,中日雙方發表第四個政治文件明確提出,中日“互為合作伙伴、互不構成威脅”、“相互支持對方的和平發展”。這一重要政治共識能否真正轉化為兩國社會的廣泛共識,指導雙方的政策和行動,在當前形勢下尤其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第二,雙方要重建政治安全互信,以順應時代潮流的新安全觀化解戰略安全疑慮。
  當今世界大勢是經濟全球化和區域一體化,時代潮流是和平、發展、合作、共贏。世界各國日益成為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利益和命運共同體。處理與其他國家關係時,突出意識形態色彩,動輒以價值觀劃線,以軍事同盟主導地區安全事務,顯然是逆時代潮流而動,不僅不能解決自身面臨的安全課題,反而可能引起更大的麻煩。我們不能身體進入了21世紀,思想還停留在零和博弈的冷戰時代。
  誠然,當今世界並不太平,地區熱點和局部衝突層出不窮,各種傳統和非傳統安全威脅相互交織。但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安全,中方倡導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亞洲安全觀,主張尊重和保障每一個國家的安全,通過對話合作實現地區各國的共同安全。中日作為世界第二、第三大經濟體和世界重要國家,對於維護地區的和平、穩定和發展,引領區域合作不斷走向深入,共同肩負著重大責任,應當發揮重要的建設作用。
  歷史經驗教訓反覆證明,中日“和則兩利、鬥則俱傷”,兩國決不能走對立對抗的老路,更不能重演兵戎相見的歷史悲劇。中國將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這是我們從自身根本利益出發作出的戰略抉擇,也是對國際社會作出的承諾。我們也希望世界各國都走和平發展道路。我們從維護國家安全的實際需要出發,根據經濟發展水平,適度加強國防現代化建設,不針對包括日本在內的任何國家。我們希望日方同其他眾多國家一樣,以理性和善意的態度對待中國的發展,本著平等和相互尊重的精神同中方對話溝通,共同為維護地區和平穩定作出應有貢獻。
  三是要堅持不懈地推進各領域交流合作,強化利益紐帶,改善民意環境,為兩國關係的長期穩定發展打下堅實基礎。中日友好的根基在民間,多年來形成的多層次、全方位、寬領域的民間交流合作是中日關係發展最堅實的基礎和最重要的推動力。當前兩國民眾彼此好感度降至邦交正常化以來的最低點,很大程度緣於相互瞭解和認知出現偏差。但這並不意味著兩國民眾不重視中日關係了。調查顯示,仍有超過7成的兩國民眾認為中日關係重要或十分重要,希望兩國關係得以改善。我認為,越是在困難的時候,雙方越要堅定中日友好信念,多做實事,多釋放積極信息。當前形勢下,雙方應排除干擾,大力推進新聞媒體、文化、地方、青少年等各領域交流,努力增進兩國人民的相互瞭解和友好感情。與此同時,我們還要在繼續推進傳統經貿合作的基礎上,順應世界經濟發展潮流和各自發展需要,深化兩國能源環境、財政金融和高科技等多雙邊領域合作,繼續做大共同利益的蛋糕,使兩國人民不斷享受到中日合作的實際成果,吸引越來越多的兩國民眾支持中日關係發展。
  同事們,朋友們:
  我們此次選擇在長崎舉行研討交流活動,具有不同尋常的重要意義。長崎自古就是日本對外交往的重要門戶,在中日關係史上有著重要地位,邦交正常化以來在對華交往上一直走在日本各都道府縣的前列。我們借長崎之地探討中日關係,既是希望弘揚中日友好的光榮傳統,向兩國社會傳遞中日友好的正能量,同時也希望汲取民間的智慧和力量,更好地凝聚共識。我真誠地歡迎日本各界人士積極為中日關係出謀獻策,貢獻力量。
  風物長宜放眼量。儘管當前兩國關係處於逆境,但我相信困難是暫時的,因為中日友好符合兩國人民的共同心愿,順應時代發展潮流,這樣神聖的事業是任何力量都無法阻擋的。光明終將戰勝黑暗,我們有信心和耐心等待歷史的評判。
  預祝本次會議取得圓滿成功。
  謝謝大家!(完)
(編輯:SN04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y59nyvph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